12月5日上午,第五届“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分论坛三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诚意楼204教室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教授,中国传媒年会组委会秘书长、《传媒》杂志社社长杨驰原,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允教授,云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文学院张阿利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清霞教授担任本场论坛评委。张阿利教授主持本场论坛。
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的白迎港以《全媒体时代“网红记者”的人格化传播特征与反思》为题,以“网红记者”王冰冰为例,在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红记者”的人格化传播特征,并展开反思。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王琳《偏见与归属:新党媒话语下的当代青年认同感建设》就“党媒形象的历史渊源”、“当代青年的成长背景”、“ 新党媒话语下当代青年认同感建设路径”等多角度地论述了新党媒话语下的当代青年认同感建设的偏见与归属 。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沙子瑞《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地市级融媒体机构的创新之路——以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为例》以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为例,就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地级市融媒体机构的创新之路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华中科技大学的刘梦宇《重建基层传播权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逻辑与功能设计——基于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现实考察》基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现实考察,针对重建基层传播权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逻辑与功能设计展开了思考。
吉林大学文学院的梅凯《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内生性及其智能化构建路径——以时度效标尺论和四全媒体为切入点》以时度效标尺论和四全媒体为切入点,就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内生性及智能化构建路径展开论述。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李思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情感策略应用探析——以“人民日报抖音号”封城期间的视频作品为例》以“人民日报抖音号封城期间的视频作品为例”,展开了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情感策略应用探析。
云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赵玉玺《党媒短视频转型中的基层社会治理规律研究——以<人民日报>快手“河南暴雨”短视频为例》以《人民日报》快手“河南暴雨”短视频为例,分享了对党媒短视频转型中的基层社会治理规律的研究。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李含含《机遇与变革:党媒在媒体融合下半场中解困之路》“以实习过程中融媒体变革之路为例”分析了党媒在媒体融合下半场的机遇与变革,并提出来相应解困之法。
华东师范大学的邵一鸣《文化人向党:延安时期的知识分子价值转向研究》就“文化人的价值指引与劳动改造”、“知识分子与文化作品”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解析了延安时期的知识分子价值转向。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赵小晴以《基于声浪传播原理的党媒传播力“五步法”提升策略》为题,详细阐述党媒传播过程中遇到问题和提升策略。
最后,在场的评委们对参加本次分论坛的十位同学表达了充分肯定,并对其中精彩的论述予以高度赞扬,同时也对他们论述中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建议,同学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