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新闻综合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新闻综合

着眼!第五届“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分论坛二

  •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 发布者:新闻传播学院01
  • 浏览量:

125日上午,第五届“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分论坛二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诚意楼203教室举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当代传播》主编郝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杨琳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立平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新华社陕西分社原副社长边江担任本场分论坛评委。由韩立新教授主持本场论坛。

北京工商大学的揭其涛以《延安时期新闻传播实践的溯源、逻辑与双重面向》进行演讲,从问题的提出、原则与方针、政党与国家等方面出发,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新闻传播实践置于历史脉络的逻辑和自身的有机框架中进行概述,尝试从思想溯源以及与之链接的实践逻辑和整体面向进行探讨。

中国传媒大学的孔丽娟以《江西苏区红色广播再考辨》为题进行演讲,以学界关于江西苏区是否存在口语广播、红中台是否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前身的问题争论为切入点,以具体史料为证,通过多项材料分析,向我们提出江西苏区并不具备开展口语广播的条件。

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宋泽夏从陇东革命根据地、《陇东报》的历史贡献、《陇东报》历史贡献的现实思考三方面展开演讲,讲述了革命时期《陇东报》是激发群众的思想武器,并提出《陇东报》的创办对今天也具有重大影响。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柴文茂以人权话语体系为切入点,分别介绍了西方人权理念的形成、世界人权话语体系、西方话语体系下的人权议题以及寻找共同价值与语义空间,并对中西方不同的人权观念进行解读,认为我们应从中西方错位中的共同点来加以弥合,中西方皆有权利对其进行解读。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杨辉由延安人对秧歌的自豪引出了自己选题的来源,认为在以往的新秧歌研究中学者总是受自身学科的影响,接着以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对延安新秧歌运动进行进一步解读。在新秧歌运动中,他认为新秧歌有四新:一是内核新,二是形式新,三是内容新,四是功能新。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强若琳从研究背景与理论、研究问题与内容、研究结论与思考三个方面出发,以《圈层何以融合?——作为“破壁媒介”的延安新秧歌运动》进行演讲,认为本学科对于“文艺”及秧歌的探究相对较少,且存在“先定性,后探究”的定式思维。在延安新秧歌运动中,提出“新运”也为主动建设国家奠定了基础。

河南工业大学的任帅娟从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女性新闻教育实践、特点、社会功能、现实启示四个方面出发,认为我们应坚持党开办新闻教育的根本指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而开展女性新闻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杨一凡从延安《解放日报》劳动女性报道入手,向我们阐述了报道出现的原因、内容、特点以及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的许昊以《从<解放日报>看昆明“一二·一”学生运动的报道》为题,提到研究学生运动一般分为史料类研究和论文专注类研究两种,分析了“一二·一”运动的爆发与中共和中间势力的舆论支持以及“一二·一”运动后国共舆论宣传。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陶奕冰由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革命话语议题较少引出自己的论题,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构建的困境与应对、《新中华报》的图像叙事及其构建革命话语的四个关键词、《新中华报》中漫画进行革命话语建构的特征、《新中华报》中漫画对革命话语的政治表达及其效果以及延安时期新闻漫画对改革话语构建的当代启示。

 各位评委对参加本次分论坛的十位学生表达了充分肯定,每位评委老师都就自己的看法表扬了其中的精彩论述,同时也对开展论述的同学们提出了论文中可以优化的意见,并对同学们给予了深厚的期望,使同学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