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新闻综合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新闻综合

新传榜样⑤ | 张君尧:少一点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点不为什么的坚持

  •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 发布者:新闻传播学院01
  • 浏览量:

张君尧,男,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孙海荣副教授,目前已录取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三等学业奖学金,担任新闻传播学院“新锐传媒”责编、负责人。在导师孙海荣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驰老师指导下,完成5篇论文,其中CSSCI来源及扩展刊2篇,北大核心1篇。就读期间曾在陕西省法学会实习,毕业后就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


考博缘由

研究生的三年专业层面理论学习和“新锐传媒”的锻炼,让我在专业和实践领域都有了积累,加之对于司法考试的冲击,让自己也在法学层面上学习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自己多学科的学习经历。临近毕业,虽然由于疫情导致无法像往常一样举行毕业仪式,但当年考上博士的8位同学依然鼓舞了我,也在我心中萌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想法。

在进入外国语大学工作之中,我身兼学工、党务、学院新媒体、校团委新媒体数职,忙碌的工作让我每日奔波于各种文件、材料、报表之中,慢慢地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目标,进入了“躺平”的状态。但有两件事把我“拉”了起来,一件是上课的过程中面对学生提问常常感到自己专业知识的缺乏,不能授业解惑。另一件是在采访青年教师时,他们言谈之间的思维之光,让我重燃起了自己尘封已久的目标,我不能在日常事务之中“躺平”,而应该“跃起”。


考博过程

如果说考研是一场孤独者的旅行的话,那么考博又何尝不是一样的。我不是一个别人眼中一帆风顺的成功者,从司法考试失利、事业单位失利、军队文职失利到工作之中所犯的错误,这些年我的失败很多成功很少,我考博能否上岸,是不是自欺欺人,这是我常常问自己的问题。正如罗曼罗兰说过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热爱它。”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成功不是生活的主旋律,失败往往才是。真正的勇气不是在成功时迎接别人的掌声,而是面对失败的风险仍然可以继续向前。

在考博之初,我就进行了自我定位,我是在职考博,我的时间有限,目标是尽早考上博士,因此就要更务实一些。在咨询我的导师孙海荣老师、刘驰老师和徐鹏老师之后,我将目标定在了陕西师范大学,并且根据自己前期发表的论文确定了专业和导师。由于博士是申请审核制,因此我还完成了两篇工作论文以备需要。之后我联系了目标导师,非常幸运得到了老师有名额的回复,我便完成报名,积极备考。

在职备考之路是艰辛的,首先就是资料问题,既要复习基础理论,也要看专业的专家尤其是目标导师的研究论文,并结合目标导师研究方向撰写自己的研究计划。其次是时间问题,白天工作很忙,因此只能利用中午、晚上和节假日来保证自己的复习时间,幸好自己在学校工作,无论是图书馆还是自习室都能让我静下心来,保持状态。最后是英语问题,英语对于任何专业的博士都很重要,因此我在网上搜索相关英语备考视频,学习他人的复习方法,通过手机APP保证自己每天的英语学习时间,阅读英文新闻或文稿,构建自己身边的英文环境。


建议

结合我自己简单的考博经历,我提出以下几点心得,结合前面几位优秀的博士同学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想或正在备考的学长学姐、同学和学弟学妹。

1.明确目标,摆正心态。

要明白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因为博士对于学术和科研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你对于学术科研不感兴趣,或者实践动手能力很强,亦或者已经在事业上有成就,那不建议进行考博,或者可以考在职博士。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目标院校,院校不要定的太高,人人都想清华、复旦,但不是人人都考得上;专业选择要和自己前期研究方向有关联,完全跨专业也许会让导师觉得专业能力不行。

2.长线准备,降低压力

如果打算考博,可以在研究生期间多参与课题,尽可能多发表论文,这会大大降低你考试的压力。其次,提升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能力,其实任何考试都是对信息收集、分析能力的考验,要学会这些必备技能。最后,如果一次没有考上,不必“死磕”,可以先工作,然后再寻找机会备考,大好青春不止考博一条路。

我很喜欢的考研老师曾经说过,少一点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点不为什么的坚持,很多事情我们不能用利益大小来进行分析,我们在平日之中的努力也许看不到回报,也许我们一直在失败,但请相信,我们所学、所坚持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回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