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学科研
  3. 研究生教育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研究生教育

从硕士到博士的跨越要经历什么 ——访博士生导师柯泽教授

  •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 发布者:新闻传播学院01
  • 浏览量:

2021年的“考博季”已经接近尾声,新闻传播学院捷报频传,我院二级教授、西北政法大学首届“长安学者”、人才柯泽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中有四人成功考上不同院校的博士研究生。这些优秀学子都有什么样的学习经历?都经历了什么样的拼搏历程?从硕士到博士的跨越都要经历什么?新闻传播学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它与博士教育的关系如何?如何看待学术训练乃至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价值?带着这些问题,最近我们采访了柯泽教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此次经验之旅和思想之旅。

柯泽教授:

不是三个考上了博士,是四个学生考上了博士。其中一位刘权锋是我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任教的时候带的研究生,已经毕业差不多10年了。他硕士毕业那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陕西省电视台,一直在那里工作,已经成长为优秀的记者。他一直有心继续深造,十几年来一直与我保持着密切联系,还作为骨干参与过由我执导的学校校庆宣传片的拍摄。今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咱们学校文化安全方向的博士,我是他的博士导师,十几年前的学生能够再度回到学校,回到我身边,我特别高兴!

另外三位同学都是咱们学院的学生。其中程伟瀚同学是今年毕业的学生,他本科学的是经济学,但是对新闻传播学科抱有强烈兴趣,由于是跨专业考入新闻学专业,刚刚入学的时候感觉他的专业基础并不是特别扎实。但他是我遇到的那种特别勤奋,特别刻苦的学生,通过三年不懈努力,我觉得他完全后来居上,而且遥遥领先。他不仅特别勤奋,而且考博目标明确,对于这种有志向、刻苦努力,而且表现出明显潜力的学生,我往往都会尽心尽力去培养,在他读研期间,我带他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发表了4篇论文,为他考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到了考博择校的时候,我一直鼓励他多报院校,总会碰到一点机会,令我高兴地是,他最终如愿以偿,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博士。

另外一位同学李荣当年也是跨专业考上咱们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她的特点也是特别勤奋好学,很早就立下了进一步深造求学的志向,读研期间她赴台湾世新大学研修了一个学期,她自己联系到《北京日报》实习,后来我又推荐她去西安市公安局新闻中心实习,独立采访和报道了不少好新闻。我也鼓励她参与我的科研项目,先后发表了5篇论文,其中有2篇CSSCI和3篇北大核心;她和另外一个同学还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这可能是咱们学院首次有学生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她去年毕业的时候报考博士,由于在远程考试过程中出现设备和技术问题,错失了被录取的机会,今年她再接再厉,顺利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博士。

王恩同学毕业工作两年多后,今年再次考博,并获得成功。他入学的时候基础就比较好,而且非常勤奋用功,我也很早就注意到他有做学问的天赋。他毕业那年报考复旦大学的博士,通过了笔试,但是在面试环节遭遇不顺,最终遗憾出局。我记得面试结束的当天下午,他报考的博士导师专门跟我通话很长时间,给予王恩很高的评价。他今年报考西北大学,被顺利录取。其实中间还有一点出人预料的插曲,最终还是因为他的实力说服了导师组。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这一次能够抓住机会,也是他长期努力和积累的结果。

柯泽教授:

这个问题涉及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显然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并不是为了输送博士,而是培养各类高层次的应用人才,但是很多人总是有意无意将学术训练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立起来。所谓学术训练主要就是培养硕士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训练学术写作能力,锻炼独立的思考能力,这些能力培养出来了,将来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能够如鱼得水。我认为学术训练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训练,你的学术训练做得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那么无论你将来是当秘书、教师、新闻记者还是搞企业策划等等,你都会做得更加出色;论文能够写好的人,肯定能够写好各种新闻报道,或者领导讲话稿,企业策划书之类的东西,因为前者的知识含量、智慧含量肯定比后者高很多。所以,硕士阶段良好的学术训练是确保你在未来高知识含量、高技能含量岗位中胜任工作的必备条件。

不少人忽视甚至排斥硕士阶段的学术训练,认为硕士学习主要不是为了去读博士,做学问,所以硕士阶段的学习应该更加重视所谓的业务和实务,不必去读很多理论书籍,不必去写太多论文,认为这些东西没有用,把学术训练与应用能力培养对立起来,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反而是统一的。

学术训练对于考博和将来从事研究工作当然同样非常重要,所以无论你有没有考博的志向,在硕士阶段都应该积极主动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不要因为有其他的职业规划就放弃学术训练,学术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兼容互补的,学术能力与将来读博深造更是直接相关,没必要把这些问题对立起来看,无论你将来是打算读博士还是打算做其他工作,学术训练都是至关重要的。

柯泽教授:

利益固化、阶层固化、竞争失序、资源枯竭、上升空间受阻之类的问题,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存在,没有必要因此而悲观叹气,或者望而却步。要充分意识到,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职业或者行业能够让你一夜暴富,或者一步登天,大部分人一辈子辛勤劳动,孜孜以求,都只能过一种比较清贫和平淡的生活。

在我看来,很多人对于考博还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可能会认为考博是剑走偏锋,是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路,或者认为考博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不太划算,其实这都是认识上的误区。难道可以认为考博就是最难的事,考公务员或者去考其他什么岗位就一定很简单了吗?或者即使你不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去做市场营销,或者去当体育明星、演艺明星就更加简单了吗?其实,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都会有难度,会有艰辛的,都很难达到你所设想的非常高的期望值。

是否决定考博,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志向、兴趣和能力,切记不要想着靠高学历升官发财,抱着平和心态面对生活,绝大部分拿工资的人终其一生只能过平凡人生,不管你选择哪条路,不要指望一夜暴富、一夜成名、鸡犬升天,根据兴趣爱好规划自己的路,像多数人那样辛勤工作,平淡生活。

柯泽教授: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每个学生先天的素质不同,理论知识储备不同。因此,我在培养学生的时候绝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也不会去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主要还是让学生放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在岁月的流淌中去感悟;能感悟到一些重要的东西,说明你有悟性,有慧根,如果悟不到,即使靠外力强加也是没用的。

而且我认为老师也没有强加于人的权力,这样会给那些对学术不感兴趣的同学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痛苦。但是,当我发现某个学生比较有志向、比较有才华、特别勤奋用功的时候,我就会用心进一步去激发、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特别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由于现在很多学校考博都实行了考核制,我会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到我的研究工作中来,尽量带他们发表一些成果,为他们将来考博创造一定的条件,我当然也会推荐一些书籍给学生阅读,并且很乐于与有想法的学生互相探讨,有时我也会在这种探讨中受到启发。

柯泽教授:

我认为这两者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对于要真正沉下心来思考问题的人,希望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的人,还是要偏重传统报刊书籍的阅读;电子媒介或者说电子阅读,看长了会视觉疲劳,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真正做学术的人要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需要沉下心来阅读书籍和报刊杂志。当然,这不意味着要完全排斥电子媒介,因为现代社会很多学术资源都在互联网上,电子媒介往往能够提供更高速度和效率,所以可以互补性的使用二者,重要的电子媒介内容可以打印出来常备吧。

柯泽教授:

我认为首要的就是志向和爱好,写作能力也非常重要。再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文科生,你每天关注什么?思考什么?是关注购物、逛街、游戏、美食,还是一些小利益、小得失?如果你只关注这些,那么你就不适合去读博士。

作为一个文科生,你始终要去关注公共问题,比如社会的公平、正义,良善道德、制度建设、法律建设、国家发展等等。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归结于一句话就是公共问题,你是否经常对公共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实际上就是你有没有真正去关心他人的命运。若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得失,局限于个人的小天地,不去感受时代,感受他人,感受社会,那么你很难去发现和思考有价值的东西,你每天所思所想一定要是关于他人、社会、民族、国家乃至世界。你要问我什么样的人适合去读博士,我要说一个从来不关心公共事务,不关注公共利益的人,他绝对不适合读博,因为他脑子里面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柯泽教授:

那当然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从培养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老师能够起到的作用其实是比较有限的,因为一个人的成才主要是内因,要靠自己,一个好的老师,他能够启发鼓励学生,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事业和学业发展上的便利,创造一些机会和条件就已经不错了,内因才是一个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而且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培养方式,要结合具体的老师和学生才能谈清楚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在学生的人生中,老师更多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和交流者,当学生有新的感悟想法,或者提出新的话题的时候,老师应该及时回应,去启发学生。我与学生之间经常会进行一些学术讨论,经常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快乐,某些时候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往往可能会比老师高明,我与学生之间经常会有这种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点拨。

柯泽教授:

这个问题实其实有点脱离真实的经验世界,或者说有点“高蹈”,学生独立发表论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需要学生能够独立写出来,然而能够达到较高质量,好一点的学术刊物发表学生独立论文还是比较罕见的。基于这样的现实,他怎么投机取巧呢?可能越投机情况越糟糕,发表的机会或许越少。

实际上,不要说学生独立发表论文困难重重,教师发表论文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僧多粥少,而且学术评价机制严重扭曲,高质量的论文不一定就有更多的发表机会,一些掌握权力资源的所谓学者往往机会更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我的经验来看,大部分情况下是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拿到我这里,需要我大量加工润色、修改和删除,往往我新补充的内容达到全文的一半甚至更多,或者是学生参与到我的研究,让他们做一些文献、统计等方面的工作,然后再不懈努力,去争取发表机会,学生一上手就能够拿出成熟的、高水平论文的情况是比较罕见的。

对于想考博的同学,前期论文发表必不可少,因为各高校对论文发表都有量化标准,我尽力为有志于考博的同学创造一点条件。我还会建议我的学生多报几所学校,比如程伟瀚一共报了9所院校,选择多一点,机会自然也会多一点。

柯泽教授:

当然有很大的意义。这个社会大部分人只看到世界物质层面的东西,比如高铁、飞机、宇宙飞船,这些我们通常称之为物质文明。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推动的自然科学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对世界、对人类生活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让工作效率提高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了。

而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思考的是文明的文化层面、制度层面、道德层面、法律层面,这些看似柔软的东西,实则比物质文明这些坚硬的东西还要硬;因为一种新的思想观念、文化制度、法律道德的出现会影响一个社会、民族、国家,甚至世界的发展。比如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期间产生了大量杰出的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比如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他们所提出的自由主义思想、社会契约论和权力制衡理论等等,这些思想和理论奠定了一种全新的政治文明,催生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难道它的影响比自然科学小吗?

因此,要从文明建设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学位制度和学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博士阶段的教育和人才培养重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的创新,新的知识和理论被创造和生产出来后无疑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社会。

柯泽教授:

我认为是有利的,其实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和创新的难度不亚于自然科学,反而难度更大,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受更多条件的制约,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理论积累,更重要的是这门学科的研究与年龄的关系或许更大,太年轻了看不透世事,想不明白问题,所以他也提不出来多么深刻的见解,年龄比较大,思考问题会比较成熟。

另外就是受到社会实践的制约,你经历了社会,有了一定的阅历,然后再回到学术研究当中,你就不会是漫步云端,不知所云,因为你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作为研究支撑。当然,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者中也会有少数天才,能够超越年龄的限制,超越社会实践的局限,研究出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种天才是极少的。

其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分为应用型研究和纯理论研究,前者对于实践的要求会更高一点。总的来说,当然是先有社会实践经验再去攻读博士会更有利于学术研究。

但从现实出发,各个单位录用人还是会有年龄限制的,即使你博士毕业,但年龄的限制往往会让你陷于被动,人生经常会陷于这种两难之中吧。

柯泽教授:

谈不上具体的建议吧。考上博也只是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以后的路如何走还是要靠自己;还是要勤读书、常深思、关注公共问题、关注他人的命运,找到一种价值的基座,这样才能把路走得远一点。

文科不是实验科学,对团队、实验室、经费的需求并不是特别突出,主要是个体劳动,只要你保持兴趣、保持好奇心以及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你总可以向前走出几步的。

对于我现在的学生,我还是会比较多的去关注那些有特别志向,兴趣浓厚,才华比较突出的学生,会用心地去引导他们,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但是,最终他们能否迈出人生重要的一步或两步,主要还是靠他们自己。

在我带的学生中,也有一些学生其实是有学术天赋的,但是他们有些人似乎没有学术方面的兴趣,我也不强求,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和选择。我更多的是希望他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人生理想去规划,去发展,我尊重每个孩子的选择。

在挑选博士生方面,我没有特别的偏好,当然最希望能选到有研究潜质,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