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员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近日,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成员观看了反腐专题片《零容忍》和廉政纪录片《廉鉴》,并引发热议。
《零容忍》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持自我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断实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战略目标,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廉鉴》以陕西历史上的廉政文化和文物背后的廉政故事为素材,从廉之源起、廉之内核、廉之法制、廉之精神、廉之天下、廉之思辨六个角度切入。历经千年时光传承发展的古代“廉”文化,对于当下的治国理政和反腐倡廉建设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通过观看专题纪录片,支部成员们接受了一次党性、党风、党纪的思想教育洗礼,认真撰写观后感。
张澜馨同志表示,被称为年度反腐大片的《零容忍》开播了。看完第一集《不负十四亿》,中国的反腐斗争一直在路上,我们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绝对不容忍任何不利于人民的行为。“‘零容忍’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下大力气解决腐败的政治决心,也释放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久久为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号。”最让我影响深刻的就是身为警务人员的王立科,不仅毫无职业荣誉感,还包庇涉黑组织,王立科将本该用来捍卫公平正义的执法权异化为谋取私利、买卖人情的私权力,他要求北镇市公安局对娄河从轻发落,将他所涉及的案件最终都作了撤案处理,这不仅严重削弱了政法机关的公信力,而且践踏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高杨思嘉同志认为,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诚然,作风建设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更是党的政治生态“晴雨表”,我们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三个一”奏响作风建设“主题曲”。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新时期面对新任务、新挑战,青年一代要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敢于接“最烫手的山芋”,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经风雨、见世面;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
张雅婷同志表示,《中庸》里有一句话:“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人在官场,身居高位时,所面临的各种诱惑也会更多。而这时,“慎独”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当一个人足够自律,他就能抗拒外界的许许多多的诱惑,不论是酒色财气,还是功名利禄,当他面对这些时,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在新时期,党员干部更要力倡这种“慎独”精神,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老老实实做官,保持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
韩英杰同志说,从家国一体到家国同构,中国人将家与国放在了同一个框架。无论千年历史的风霜雪雨,朝代兴亡,不管时代沧桑,内忧外患,家国情怀是中国人不会断的纽带,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衰。在历史上,正是这份家国情怀,将山河异域,风月同天的中华民族联系到一起,走过千年的风风雨雨。有国才有家,看着这一节目,看着家国情怀这四个字,不禁想到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那个时代,有为国忘家的人,有忘国为家的人,但只有心里有国的人才真真正正的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不忘家,不忘党,更不可忘国。
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为镜鉴;从优秀廉政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廉洁力量。第一党支部全体成员表示,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坚定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进一步廉洁自律、拒腐防变,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进一步以案为鉴、自警自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章制度,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